导读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,职业教育前途广阔、大有可为。”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,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和实践成果转化为法律规范,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、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夯实了法治基础。
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培养多样化人才、传承技术技能、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。
我们要充分认识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,以有力有效举措加快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,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人才保障。
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,深化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深入推进育人方式、办学模式、管理体制、保障机制改革,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,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。”
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明确提出,“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”。把职业教育作为独立的教育类型,是我国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,是重大的教育理论创新。
一是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,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,坚持服务发展、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。
二是职业教育是面向发展的实践教育,实践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,是职业教育的生命线。
三是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的跨界教育,跨越了职业与教育、企业和学校、工作和学习的界域,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,跳出学校看学校。
四是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,要服务全民终身学习,促进人的全面发展。
一是坚持立德树人、德技并修,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、工匠精神培育融合统一。
二是坚持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,推动产教良性互动、校企优势互补。
三是坚持面向市场、促进就业,推动学校布局、专业设置、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对接。
四是坚持面向实践、强化能力,培养大批技术技能人才、能工巧匠、大国工匠。
五是坚持面向人人、因材施教,营造人人努力成才、人人皆可成才、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。
六是坚持改革创新、完善机制,深入推进育人方式、办学模式、管理体制、保障机制改革,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类型属性的体制机制。
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
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推动职普融通,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,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,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、能工巧匠、大国工匠。”发挥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,就要加快构建纵向贯通、横向融通、跨界互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。
纵向贯通,就是要打破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的“天花板”,一体化设计中职、高职、本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。要巩固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地位,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,优化中职学校办学定位。强化专科高职的主体地位,实施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,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。发挥职业本科教育的引领作用,探索实施更高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。
横向融通,就是要建立职业教育和其他类型教育之间的“立交桥”,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、继续教育、职业培训的有机衔接、融合发展。推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融通,给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和上升通道。推动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、职业培训融通,发展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。
跨界互通,就是要打通学校和企业之间的“旋转门”,积极推进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。依法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,大力发展产教融合型企业,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金融、财政、土地等支持和税费优惠。推动产教互通、校企互通,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、人才链、创新链的有机衔接。
一是建立健全“职教高考”制度,深化“文化素质+职业技能”考试招生制度改革,把中职、高职和职业本科教育在内容上、培养上衔接起来。
二是建立健全职普融通制度,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资源共享,在课程建设和学生流动上打破壁垒,实现课程互选、学分互认。
三是建立健全国家资历框架制度,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,实现各类学习成果的认证、积累和转换,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。
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
《“十四五”职业技能培训规划》提出,“十四五”时期要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,全面实施技能中国行动,吸引更多劳动者技能就业技能成才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。
通过加快建设国家重视技能、社会崇尚技能、人人学习技能、人人拥有技能的技能型社会,激励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、技能报国之路。
营造重视技能、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。打通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就业、落户、参加招聘、职称评审、晋升等方面的通道,与普通学校的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。打通技术技能人才在表彰奖励、薪酬激励、干部选拔等方面的通道,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。加强正面宣传和引导,弘扬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。
打造人人皆可成才、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。完善技能人才使用制度,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、以工作业绩为重点、注重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术技能人才评价体系,引导全社会人人学习技能、人人拥有技能,通过技能赋能,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。
- 上一篇:已经没有了
- 下一篇:【关爱学生幸福成长】魏县职教中心防溺水致家长一封信